章丘华祥
新闻中心

生猪养殖常见技术问答(二)

发布时间:2014-11-04 15:57:41 浏览量:1203 次

9.目前危害我国养猪生产的主要疫病有哪些?
  我国猪病呈现种类多而复杂的特点,大体可分为病毒病、细菌病、寄生虫病以及营养代谢病等。危害我国养猪生产的病毒病,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(俗称“蓝耳病”)、猪瘟、猪口蹄疫、猪圆环病毒病、伪狂犬病、猪流感、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等;细菌病主要有副猪嗜血杆菌病、猪链球菌病、猪支原体肺炎(猪气喘病)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、猪附红细胞体病和大肠杆菌病等;寄生虫病主要有猪弓形体病。
  10.猪场消毒的主要措施与方法是什么?
  猪场消毒,是杜绝传染源并确保猪群健康的重要措施,可分预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。预防性消毒即为定期消毒,对畜舍、养殖场环境、用具和饮水等进行常规消毒,目的是为了预防疫病的发生;疫源性消毒是指猪场发生传染病时及发生传染病后,为控制病原的扩散,对已造成污染的环境、畜舍、饲料、饮水、用具、场地及其他物品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。
  预防性消毒的主要措施与方法有:
  (1)在猪场大门入口处设消毒池,消毒药物用2%的烧碱溶液,消毒对象主要是车辆的轮胎;并设喷雾消毒装置,消毒的对象是车身和车底盘。
  (2)工作人员在进入生产区之前,必须经过在消毒间喷雾消毒或用紫外灯消毒15分钟,或更换工作衣帽,有条件的猪场最好淋浴更衣。参观人员的消毒与工作人员相同,并按指定的线路参观,但应尽量减少参观人员进入。
  (3)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方式的猪场,在引进猪群前,空猪舍应彻底消毒;消除杂物、粪尿及垫草;用高压水彻底冲洗顶棚、墙壁、地面及栏架,直到洗净为止;水洗干燥后,关闭门窗,用福尔马林(每立方米30毫升)熏蒸消毒12小时~24小时,再用2%烧碱或3%来苏儿对地面进行消毒1次,24小时后用净水冲去残药;猪体用0.1%新洁尔灭、2%~3%来苏儿或0.5%过氧乙酸等进行消毒;产房地面和设备用水冲洗干净,干燥后用福尔马林(每立方米30毫升)熏蒸2小时,再用0.1%新洁尔灭、3%来苏儿等消毒,用净水冲去残药,再用10%石灰水刷洗地面和墙壁。
  (4)母猪进产房前全身洗刷干净,用0.1%新洁尔灭消毒全身后进入产房;母猪分娩前用0.1%高锰酸钾消毒乳房和阴部,分娩完毕,再用消毒液抹拭乳房、阴部和后躯,及时清理胎衣和产房。
  疫源性消毒的主要措施与方法有:
  (1)病猪舍消毒。在彻底清理被污染的病畜舍之前,需用0.5%的过氧乙酸或喷雾灵等消毒剂对其进行喷雾消毒;彻底将病畜舍内的粪便、垫料和剩料等各种污物清理干净,对清理出来的污物进行无害化处理。将可移动的设备和用具搬出猪舍,集中堆放到指定的地点进行清洗和消毒;病猪舍经清扫后,用火焰喷射器对猪舍的墙裙、地面、用具等非易燃物品进行火焰消毒;病猪舍经火焰消毒后,对其墙壁、地面、用具,特别是屋顶木梁、柁架等,用高压水枪进行冲刷,清洗干净,对冲洗后的污水要收集到一起进行消毒,并做无害化处理;待病舍地面水干后,用消毒液对地面和墙壁等进行均匀、足量地喷雾或喷洒消毒。为使消毒更加彻底,首次消毒冲洗后间隔一定时间,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消毒;熏蒸消毒,病猪舍经喷洒消毒后,关闭门窗和风机,用福尔马林密闭熏蒸消毒24小时以上。
(2)病猪舍外环境消毒。对疫点、疫区养殖场内病猪舍的外环境,先喷洒消毒剂全面消毒后,彻底清理干净,再进行第二次消毒。
  11.“全进全出”养猪流程在疫病控制上的优点有哪些?
  “全进全出”是指将同一日龄猪或同一批猪同时转入某一猪舍,饲养后同时转出的养猪流程。在疫病控制上的优点有:
  (1)减少病原微生物在不同日龄猪或不同批次猪之间的循环传播或感染。
  (2)有利于实施统一免疫程序,减少漏免机会。
  (3)在不同批次猪转出后,猪舍进行全面清扫与消毒,减少病原污染机会。
  12.猪咬尾、打架是什么原因?如何从饲料角度防止猪咬尾、打架?
  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,猪群咬尾、打架是比较常见的问题。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,主要有以下几点:
  (1)咬尾、打架多发生于刚合群猪群内,由猪只排列群序争斗所致,因为猪群中要分排行老大、老二,决定谁先吃料、谁先选睡觉的地方,所以要尽量避免驱赶猪群和并窝。
  (2)猪群内原本并无咬架、咬耳、咬尾现象,如突然发生,原因是群内可能有亚临床症状而产生异味,猪的嗅觉非常敏感,又具有群居特性,会群起攻击有异味的猪。
  (3)群体密度过大,会因争槽位和睡觉的位置,或因影响休息,而发生争斗咬架。
  (4)也可能因日粮内缺乏某些营养成分,如食盐、钙、磷、微量元素、维生素或蛋白质等。从饲料角度主要检查食盐、钙、磷、微量元素、维生素或蛋白质等是否缺乏或不平衡。如缺乏,应根据需要量标准补足或调整平衡。通常补充食盐、小苏打等会有明显的效果,但从根本上还是要看到底是什么营养物质缺乏或不平衡。13.如何做好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工作?
  为了提高公猪的精液品质和配种能力,必须对种公猪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,应经常保持营养、运动和配种及三者间的平衡。
  (1)营养。种公猪营养消耗量大,应供给充足的营养,给予足够的平衡氨基酸和动物性蛋白质,保证有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,注意营养成分的配搭要合理,日粮粗蛋白水平18%~20%可消化能以每千克12.56兆焦~12.98兆焦,使公猪不肥不瘦,保证正常种用体况。公猪体况过肥、过瘦,都会使公猪性欲下降。每天喂2次~3次即可,喂量限制在2.3千克~3千克。在配种期间适当加喂1枚~2枚鸡蛋,以满足其营养需要。
 (2)管理。
  ①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:饲喂、采精或配种、运动、刷试等各项工作,都应在大体固定的时间内进行。利用条件反射,让公猪养成规律性的生活制度,便于管理。
  ②单栏饲养:种公猪要单圈饲养,栏舍要有充足的休息室和运动场,地面不要太滑和太粗糙,防止损坏肢蹄,保持圈舍卫生。
  ③加强种公猪的运动:每天定时驱赶和逍遥运动1小时~2小时,提高种公猪新陈代谢,促进食欲,增强体质,提高繁殖机能。
  ④刷拭和修蹄:每天擦拭1次,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,减少皮肤病,促进人猪亲和,切勿粗暴哄打;利用公猪躺卧休息机会,从抚摸擦拭着手,利用刀具修整其各种不正蹄壳,减少蹄病发生。
  ⑤定期称重。
  ⑥定期检查精液品质:采集公猪精液进行镜检,评定精液质量。实行人工授精的公猪,每次采精都要检查精液品质。如采用本交的公猪,每月也要检查1次~2次。特别是后备公猪,开始使用前和刚使用时,都要检查其精液2次~3次。
  ⑦防寒、防暑:种公猪舍适宜的温度为18℃~20℃。冬季猪舍要防寒保温,夏季高温时要防暑降温。高温对种公猪的影响尤为重要,轻者食欲下降、性欲降低;重者精液品质下降,表现为精子活力下降、总数和活精数下降,畸形精子数增加。
  (3)合理利用。公猪应合理利用,不能过频。初配青年公猪第一个月每周可配种2次~3次;幼龄公猪配种应每2天~3天配1次;成年公猪宜每天配种1次,偶尔可使用2次,5天~7天后可休息1天。人工授精时,对开始采精的青年公猪间隔3天~4天采1次;成年公猪间隔2天~3天采1次较好。

环模颗粒饲料机

环模猪饲料加工设备,颗粒饲料机 www.huaxiangjixie.cn